top of page
作家相片twacgr2022

【講座側記】台灣租書店的變身形態


撰稿者: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 劉傑笙

主講人:蘇碩斌 (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)

與談人:李衣雲 (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)

時間:2022年6月25日(六)15:00-17:00

主辦單位:台灣ACG研究學會

合辦單位:文化研究學會


  台灣ACG研究學會甫於今年5月下旬成立,為臺灣第一個以動畫、漫畫與遊戲為研究對象的學術社群,ACG一詞分別代表Animation、Comics、Game,是許多新世代研究者的研究主題,學會的成立希盼推動台灣ACG研究、培育相關研究人才,以學術研究能量,協助台灣ACG產業與內容,並提出政府發展政策建言。ACG很多的研究材料,因為通俗特質發生在檯面底下,在研究上須從側邊材料嘗試拼湊全貌,這是ACG研究的困難─拼湊的圖像不保證正確,為此需要研究者共同接力組合,這也是學會成立的宗旨之一。學會的第一場活動以雙講者的方式,聚焦在台灣租書店的特色與發展,蘇碩斌理事從文學社會學與流通的角度切入,李衣雲理事長則聚焦在漫畫的歷史脈絡。

蘇碩斌提及文藝、武俠與漫畫這三種書籍,是1980年代後租書店的三個最重要的支柱,他將之稱為「三本柱」,並由特定的出版社、中盤商、租書店三者,組成封閉的「生產消費鏈」。從文本或內容上來看,文藝、武俠、漫畫三類書籍與一般文學並沒有絕對的差異,但若是從產銷面上來看,就有很大的不同。當代台灣通俗文學的唯一流通節點,即是租書店,要從「流通」來看,才能湊出「三本柱」所構成的當代租書店圖像。

台灣在1930年代就有漫畫、「連環圖畫」(字與圖分開)或「評論漫畫」(單幅)在報紙上出現,也就是在1930年代,讀者的想像力已慢慢能撐起漫畫的閱讀習慣。1945年戰爭結束後,開始從上海進口俗稱「小人書」、「尪仔冊」的上海連環圖畫冊,1950年代,本土開始自製「尪仔冊」這種類似漫畫的讀物,內容不分類別參雜著文藝、武俠、漫畫等,創作者必須大量閱讀來自西洋、中國或日本的傳奇故事、人物紀傳、民間傳說等,才有辦法繪製出作品。




  李衣雲以日本戰後的「赤本漫畫」熱潮作為講題的開始,赤本是日本江戶時期出租本「草雙紙」的一種,當時依不同讀者類型,會用不同的顏色作封面,「赤本」是指的紅色封面的讀物,常為兒童或知識水準較低之人作為娛樂或初級學習用途。「赤本漫畫」是以草雙紙的赤本來稱呼,有貶低、無知識含量之意,漫畫繪製的文法常用三段式分格法。初期尺寸約一個巴掌大小,赤本的流通也不是一般管道,大多跟著零食糖果店、夜市或祭典攤位上,與玩具一起販賣。目前推測日治中期已進入台灣。

1947年由酒井七馬構想、手塚治虫繪製的赤本漫畫《新寶島》出版,估算賣出了40到80萬本,手塚並導入了新的文法於漫畫中(引進電影手法、鏡頭角度變化、效果線等),1940末期赤本漫畫熱潮於日本逐漸消退,但台灣仍持續引進,甚至重繪成彩色版本,在1950至60年代仍常見於台灣市場上。

在1950年代台灣的漫畫除尪仔冊以外,日本雜誌的附冊漫畫或貸本(出租本)漫畫,也是台灣漫畫的重要來源,從需求的層面思考,台灣綜合雜誌興起,漫畫的需求增加,但台灣漫畫家無法填補,台灣的出版社需要複製這些附冊漫畫在市場上販賣,但當時的翻印技術不發達,因此需找學徒來「照描」日本漫畫,這些學徒後來就成為台灣1950到60年代活躍的漫畫家。從文法上,1950年代的台灣漫畫符合西方與戰前日本的現代漫畫文法,但從結構上來說,日本雜誌漫畫的分格已追隨著手塚治虫,出現了戰後日本漫畫的新變化,格數已從每頁6-8格增加到8-12格,且多為非均分的格子,貸本漫畫中也在同樣出現了無助劇情推進的畫格。

1960年代是台灣漫畫的黃金時期,有許多改編或原創的武俠漫畫,在1950年代發軔的台灣武俠創作,在1960至70年代達到全盛期。此時的台灣漫畫,也開始接納日本漫畫的文法,雖然畫格仍以三段式分格法為主,但鏡頭開始有所變化,也會運用透視法。而描抄重製版的日本漫畫,故事經常被截取、斷章,偶爾還會有在台灣作品名稱不同,但實際上都是同一部日本漫畫作品的情形出現,[1]而畫面安排,也重新安置成台灣所習慣的三段式分格法。

1962年公布修正版的《編印連環漫畫輔導辦法》共17條,並開始實行審查制度1966年3月教育部開始接受漫畫書送審,1967年由國立編譯館落實訂定漫畫送審的注意事項,漫畫沒有通過審查獲頒出版許可,均無法出版,內容只要包含或描寫殘酷、犯罪、宣揚仇恨、暴力、不可能發生的情節,都會被拒於門外。因此台灣有許多漫畫家頓時流離失所,造成漫畫的真空時期。1975年影印機的專利到期,漫畫印製的成本大幅降低,盜版漫畫開始重出江湖。直到1980年代,經歷了漫畫清潔運動、新聞局鼓勵警方取締漫畫等,1986年後市面上幾乎沒有日本漫畫,直至1987年12月廢止漫畫審查制,過去所有日本人氣作品一口氣出現在台灣市場,漫畫也因此進入消費社會與迷文化的時代。

再將視角從三本柱的漫畫移至另外兩柱,蘇碩斌說明言情與文藝小說從1960年代中期,因台灣出口擴張,大眾有所餘裕,加上瓊瑤以及亦舒、玄小佛、徐薏藍等人的作品,造就閱讀的契機,通俗出版社開始廣納寫手,言情小說進入工業生產的階段,1992年後言情小說本土化,如席絹、左晴雯、于晴等人都曾在租書店看文藝書長大,洄游投入言情市場;武俠則是因1950年代末金庸在《明報》的連載走紅,台灣有諸葛青雲、古龍等百餘作家投入,在1960年代創下高峰,然而1970年代後寫手沒落,直到1980年金庸小說解禁上市,同時間黃易崛起,帶動奇幻武俠的新風格,逐漸與奇幻、科幻、推理(推偵幻)等文類合流。

租書店賣的是時間,不賣書,因此書籍的流通規模和速度自然成為關鍵。一間租書店至少要準備1萬5千本書冊,也有大型旗艦店面備有15萬本,總歸租書店的三要:要強、要新、要全。再細談租書店的生產消費鏈,從三大系統出版社出發,出版社取得原創或盜版文稿,不定期印刷出版,每日午夜將新印書冊送至各地中盤商,[2]中盤商於上午8點拆箱整理,9點半開門供貨,此時租書店業者就需要搶書進貨,於11點開店,滿足各類讀者的各種需求。台灣的通俗文學流通就像是一個封閉的結界,而租書店是結界的窗口。

從租書店的空間來看,牆壁兩端分別是文藝或「查囝仔冊」的言情和「查埔冊」的武俠,而中間是「尪仔冊」漫畫。從稱呼可以得知讀者本身也分流,當時言情的主力讀者為成年女性,武俠為成年男性,漫畫則是中小學生。漫畫讀者長大後會轉為閱讀言情或武俠,而成年男女則少越界,或者說,成年男性幾乎是不會去看少女漫畫或言情,但女性讀者會去看少年漫畫或是武俠。

1990年代大量學生新客戶補上閱讀隊伍,租書店更樂於投資,同時期出現租書管理軟體「孟波系統」,終結了人工登記。第一個租書連鎖店「十大書坊」也在此時現身,隨後皇冠、花蝶、白鹿洞、漫畫王等系統加入,全台總店數估超過4千家,迎來租書店的盛世與美好時光。在2000年開始,光纖網路盛行,中南部開始出現收店或出清書冊的現象,而智慧型手機在2010年流行起來後,租書店的收店潮延伸至北部,隨著新世紀的到來,租書店逐漸沒落,從通俗文學的舞台上引退,由網站與同人團體接手。

有聽眾提問,租書店未來有沒有可能復興,蘇碩斌表示,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質,逝者已矣,把握機會創造下一個更好的時代。從這個角度反思,我們現在所接觸習慣的「日常」,在不久後可能都會變成其他風景,將這些日常妥善紀錄保存,也是研究可著力之處。




[1] 如神保史郎、望月あきら的作品《サインはV》,在台灣就有三個名字,排球對抗賽、交叉快攻球與無敵排球隊。

[2] 租書店的生產供應鏈中,沒有大盤商。一般的書店則是找名為「書報社」的批發商進貨,而讀者若要看瓊瑤或金庸的正版暢銷書,就會到書報社或一般書店去零買。



bottom of page